重阳木,即黄杨木。因其叶似杨,花如菊而得名,是一种生长较慢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3~5米,树干直立,枝条多轮生,细长而下垂,小枝四棱形,无毛,叶对生,革质,椭圆状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全缘或有不明显钝齿。花淡黄色,成顶生的圆锥花序;蒴果近球形,长5毫米,具4翅,两端的翅较大,三角形,另二翅较小,有明显的网纹。
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九月初九是阳数之极,两阳相重,故称“重阳”。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,所以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、“茱萸节”。《西京杂记》载:“九月九日,佩茱萸,食蓬饵,饮菊花酒,云令人长寿。”可见,古代重阳节时已有插戴茱萸、饮菊花酒的习俗。唐代时期就已经很流行了。